腐书堂 > 穿越重生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95节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95节

    每个地方的官府,所负责的还都是自己辖下的那片区域。所征集过来的百姓,领取的运输任务,也是在这片区域范围内。
    百姓领取任务,将粮食直接装置到船只,运输到指定地方后,就会把粮食卸除。
    这就又造成运输增多不少转运,耗损也因此增多。
    粮食这块主要的损耗来源之一,就也在这不断的转运途中,因搬上搬下而造成的。并且按照朝廷各地方历来年所登记的数据统计,单是这部分的损耗就已经达到两成。
    至于在这三千多里河道的运输途中因不同季节,不同地带的水位出现的问题,还有盗寇贼匪之害等意外,还都并未归纳到里面来。
    韩彻阐述到这时,停顿了下,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空麻袋。
    事实上,即便刚才没有被御史谴责,韩彻早在昨日面见太子时,本来就要在今日的朝堂上跟众朝臣们提议漕运改良的最终方案。
    韩彻说道:“将税粮先装置麻袋内,每次转运停船时,税粮因有麻袋装置,不仅可将散装粮食的搬运损耗几乎全数避免。若船只在行驶途中,遭遇上大风雨,还能杜绝过去散装粮食被风雨刮走的情况发生。”
    这时候,朝堂上众朝臣们也开始哗然起来。
    “竟然只是因为有了一个麻袋装粮!”
    “是呢!用麻袋事先装置好粮食,搬运途中可不就能避免损耗了么?”
    “唉!如此简单的解决办法,可叹这许久以来,竟无人想到!”
    “若有人能早些想到,每次粮食运输何至于损失这般多!”
    “诸位大人!”韩彻这时大声唤了一句,待到朝臣们逐渐安静下来后,他又问道:“可知晓为何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却一直未曾有人想到?”
    未等大家回答,韩彻又说道:“原因就在于,官府征缴百姓去运输。”
    “官府历来以服徭役方式,征缴百姓为漕民,本意是为着节省开支。然服徭役百姓家境皆贫寒,又如何能舍得自费银钱去购置麻袋来装粮?”
    麻袋所用原料苎麻再如何作价便宜,它也是织造布帛原料的一种。时下布帛又是能充作实物货币去使用的,这就等于让百姓拿银钱去装置粮食。
    也莫说是时下,就是在韩彻穿越前的现代,公司如果让员工拿自己的钱去承担工作上的花销,不论金额大小,肯定都是不愿意的。
    于是官府本意是想节省开支,最后反而造成损失更大。
    “韩大人,请问又为何一定要以一成税粮做资费,让巩州地方军来运输。”有一官员这时候又出声问道。
    麻袋装粮和百姓自费会不舍一事,确实是大家过去所严重忽略导致的问题。可既然如此,他们把装粮的麻袋事先准备好,不就解决了吗?
    “临时征召的百姓如何能与受训练过的将士们相比?”韩彻正色道:“河道运输自古以来皆危险重重,诸位大臣也应当知晓,巩州至京城所经河道,有一段水流历来湍急。每每船只运输物资或粮食,从此河段经过,折损少则四分之一,多则十不存一二。”
    朝廷早些年就曾出现过,运输五十万石的粮食,从这段河道经过时,最终顺利抵达京城的,竟然只剩下十万石粮食。
    不仅粮食物资损耗惊人,船只折损还有人员伤亡也同样骇人和心痛。
    至于把这段河道运输改成走陆道运输,损耗和人员伤亡确实是能降低不少,可是走陆道就需要多绕数百里的崎岖山道,这部分运输所产生的人力物力和畜力耗费又实在是太过巨大。
    这也是为什么韩彻这次,一定要折返回巩州,特意择选此处运输粮食来做实验。
    巩州因靠近河道,哪怕是地方军也会有部分要做各种水战训练。官造船规模大小皆一致,质量也绝对比普通百姓家用的船只要来得更好。
    韩彻既是要走河道运粮,肯定是要受过训练,经验丰富又擅长水性的懂水战军队。
    同样一早就知晓韩彻是要做什么,魏团练使即便只是为着自己将士们的安全,也不可能随便分配一支队伍给韩彻。
    在即将要进入到水流最湍急的那段河道时,将士头领就已经提前制定好应对计划,快速的给大家分配任务。将士们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又懂配合。在这般高素质的运输下,自然就使得韩彻他们这次的运输,在过往折损最大的河道里能毫无损伤的顺利渡过。
    朝臣们听到这,就再也无法对韩彻以一成税粮为劳务费,一定要让巩州地方军来运输的事加以谴责了。
    然,韩彻这时还又给大家算了一笔账。
    前面韩彻所列举出来的那些损失,还几乎全都是朝廷这方面的,是朝臣们全都能看得到。可对于百姓那一块的损失,讲句很讽刺的话,别看这些朝臣们一个个时常把“爱民,为民”的话挂在嘴上,可真正关心这些百姓的,愿意去为他们想办法,并且还付出行动的又有几个呢?
    韩彻也没打算跟这些人讲什么百姓生活多艰难的话,这些话是好听,但实际作用并不大。所以,他这次同样是从朝廷的利益方面去分析。
    在农业为主要经济的社会里,人口就等同于财产,还是能自己不断产生效益的财产。
    更别说那些因为服徭役而被朝廷征集为漕民,最终却折损在河道运输上的,他们还多为年轻有力的壮丁。
    因为各地的官府对于服徭役者,可是有性别和年龄等诸多要求的。
    那么可想而知,这部分人只要活着,每多活一年,就等于能多给朝廷缴纳赋税一年。
    “故臣恳请殿下,由朝廷设立专门的部门,全面接管各地漕运一应事务。”韩彻朝着太子躬身恳求道。
    太子听完,看向了众朝臣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韩大人真乃良才也!臣觉得此事非常可行。”几乎是太子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就第一个站出来,激动的开口道。
    初时,只是受历朝历代的常规操作所影响。但作为能任职掌管全国的财政,物产,以及水陆道途的户部尚书,对涉及到财政相关的事物都是非常敏锐的。
    就在刚刚,户部尚书针对于韩彻期间所列举出来的一系列数字,也快速的在心里做了一番计算。
    然后也让户部尚书震惊的发现,韩彻这一次运输税粮,明面上瞧着是支出了不少,可整个运输成本到最后却降低了至少十几倍!
    并且不劳州县,不伤百姓,运输效率还增快数倍。
    至于朝廷增设一个新的漕运部门所产生的财政支出,一贯来精打细算的户部尚书,也同样在心里做了一番快速的估算。哪怕是像韩彻这次的操作一样,拿出一成来供养是绝对足够了的!
    专门的漕运部门肯定还不会只拿来运输税粮,以后运河所能到的区域的一应物资,更是能源源不断的被运输到京城来了!
    这些物资被运往京城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最后可都能归入他们户部!
    这法子何止是在节省开支,更是能带来财政大增长!
    户部尚书越想越兴奋激动,恨不得漕运新部门立即便能组建起来。
    “臣亦觉得此事可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很快,越来越多的大臣都站了出来。
    专门成立漕运部门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对于朝臣们来说,基本也不会产生任何利益上的损害,自然就不会有人执意来反对。
    唯一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的,大概就是来自于户部。
    毕竟户部历来在各种财政拨出上,都难免会秉持着一些节省的念头。去岁年底又才因为党派争斗,导致京城没粮,本就财政艰难的户部又支出一大笔银钱。
    然而此时朝臣们看到的户部那群人,全没了过往他们想要从户部要钱的抠搜劲,这一个个的,现在脸上所展现出来的可全都是乐意的表情。
    “好!此事就交由韩爱卿你全权办理。”像这种能给国库财政带来极大好处的提议,太子肯定也是非常赞同的。
    “谢殿下。”韩彻终于高兴起来了。
    第117章
    完成
    当朝会散去后,户部尚书等好几位朝廷大臣头一次主动走过来跟韩彻友好打起招呼。
    不止是因为韩彻的漕运改良,对于户部财政将来能起到极大的增长,待到这次使职一完成,韩彻可就能正式接任户部侍郎一职位。
    韩彻这次回来除了奏请太子通过漕运改良的最终方案,还为着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在实施这块,就还需得其他部门和各地方州郡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配合。
    因着这政令一旦实施,可谓是从朝廷,到州县,再到百姓,皆大有益处。户部这边自是不用说,很是爽快的批钱。
    很快,工部水部司那边,也分派了一批极善造船工艺的官匠过来。
    待到韩彻带着这批善于造船的官匠,以及整个工作组再度抵达含州时,周刺史一见着韩彻,就笑容满面的对着他做好一番真情实感的夸赞。
    “周大人盛赞,我实在不敢当。”韩彻忙谦卑道。
    说白了,上次周刺史的态度虽然热情,是看在韩彻特派使职的身份,朝廷给予他的各种权利上。
    现如今是知晓韩彻的到来,是能给他们含州带来切实的好处。在想法上有了很大的区别后,展现出来的态度和配合上的积极性,肯定也跟着大不相同了。
    韩彻需要什么,周刺史马上就给安排什么。
    不多久,周刺史就按照韩彻的需求,将一大批善造船的木匠和对负责含州辖内各段河道,并且对水位特点极为了解的官吏们征集了过来。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别说韩彻对造船这块完全不擅长,就算他很是擅长,也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做那些木匠做的活。这并非韩彻看不起木匠活,而是人一旦处于什么位置,就要从整个大局去考虑。
    韩彻真正需要关心的是整个漕运的进度和大局,而不是让一些完全能找寻到合适人选去完成的琐碎小事,占据掉他的精力和时间。
    于是,韩彻就只负责指派和选择合适的人去执行合适的事情,比如说让负责各河道并了解水位特点的官吏们做阐述分析,让京中工部分派过来的官匠再依照含州河道的水位特点去规划造船图纸,设计整体船只的建筑构造等。
    最后,官匠这边再安排从当地征集过来的木匠,按照规划好的造船图纸开始去造一批极具标准的船只。
    同时为了能增快进度,当含州这边已经开始步入到木匠造船阶段后,韩彻就将整个工作组逐一做了任务分配。他命工作组的人分别带着一到两名官匠去往巩州和松州等其他地方,按照含州这边的工作开展方式去进行。
    如此一来,韩彻只需随后过去逐一在各地,实施最后一步船只在河道里的演练实操部分的工作。
    之后,在含州这边的标准船只造出来第一批,又经过试水运行没有确定没有问题后,韩彻就留人在这里负责盯着造船剩余的事,自己则带着韩老三乘船去往下一站巩州。
    从江南通往京城,这三千多里长的河道里面,属巩州辖下的这段河水最为湍急危险。
    韩彻这一次也是在巩州待的时间最长。
    对于这部分所要打造的标准船只,韩彻之前还写了一封给前不久才合作过的魏团练使的信,让负责这区域的工作组官员先带上,去跟魏团练使请求借一些专业的人手来帮忙。
    魏团练使对韩彻此时好感也颇高,他人虽是在巩州,可能做到他这般位置的,朝堂消息肯定也是灵通的。像韩彻因给予军队劳务费被御史当堂谴责的事,魏团练使自然也就听闻了一些。
    如今韩彻想要他帮忙办的事,于魏团练使而言,也不过是吩咐两句。
    于是有专门为这段湍急河道而设计出来的标准船只,再加上擅长水战的地方军的一番指导教授,最后几次来回的在河道实践操作演练后,很快就给韩彻带出来了漕运部门里的第一批高素质的专业运输队伍。
    这一次韩彻在巩州,潘刺史同样也表现得特别热情友好。
    还是那句话,本以为是来增多事务,甚至是来找麻烦的同事,结果这位同事什么都麻烦都没给自己带来,还帮着解决了不少问题,带来许多的益处,又怎会不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因着之前还有韩彻帮着巩州往京城运输税粮五万石一事,潘刺史这次可谓还相当热情的在那言道要好生款待韩彻。
    韩彻对此,也是欣然赴了一场约。
    “幸得有韩大人大才,方才解我巩州历来之难事。”席间,潘刺史还不由得这般感叹道。
    巩州并不单单只是主要的产粮区之一,更为要紧的是,它辖内的河道上连含州至京城,下可通往江南各区域。
    故历年来,江南等地方的所有物资,基本都需要从巩州辖内的河道运行。偏巩州这段河道又历来水流湍急,频频发生事故。
    所谓地方主官,那就是你辖下所有区域发生的任何事故,哪怕众所周知不是你造成的问题,也一样难免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哪里,哪里。”韩彻忙道:“此次河道运输问题能得以顺利解决,说来还多亏潘大人的多方协助配合。待此次公务顺利办完后,我也定会向殿下禀告。”
    “韩大人太夸赞了!此乃我之本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潘刺史此时显然因为韩彻的话,感到很是高兴,只是嘴上客套几句而已。


新书推荐: 维纳斯与皮纳斯(现言h) 军阀大佬肏她上瘾(民国1v1h 强制) 劣性关系 in love 展翅(青梅竹马) 和前任他叔联姻后我怀崽了 我的宠物是鳄龟 [综漫] 五条老师推的孩子 豪门大佬养的崽会咬人 乖,就让你标记我 和哭包A结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