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书堂 > 穿越重生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09节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109节

    至于剩下的最后部分,就是让考员们先行代入身份,针对于不同程度的灾情汇报时,作为专职官吏的他们该采取怎样的救灾措施。
    很快,考核时间就到点了。
    韩彻吩咐小吏将试卷逐一收取上来。
    随着试卷一交,考员们逐一走出考堂后,难得的几乎都没有过去参加过的考试那般的疲惫,反而不少人面上还浮现出兴奋。
    那些提前得了考题范围的权贵家的子嗣们,就更不用说了。
    “如何?”刚一坐上等候许久的马车,车内的人就忙问道。
    “题目果真都是那些,我也全都做出来了!”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于他们来说,即便竞争对手再多再强大。只要能保证自家子嗣将题目全都答出来了,那么就不存在不会被录取的可能了。
    韩彻这边,以一天的时间快速的将所有考卷批阅完后,再经过吏部的一番考核审查完成,他就连忙把初步拟定录取的名单交由皇帝做最后的审阅。
    这是一个全新的官僚机构,朝廷因为需要在全国各道都做设置,预计所要择选的人员数量能达到数百人。
    哪怕去掉快骑填入的那部分人员,最终要的人数也不少。
    所以那些权贵们早前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就像韩彻之前跟皇帝说的,只要那些人不是太差太离谱的,他都想要用起来。
    皇帝只简单的扫视了一眼这份录取名单,就批准了这事。
    第二天早上,吏部就接到通知,给名单所录取的官吏下发任命。
    那些曾经跟韩彻求官过的权贵们的子嗣,果然不仅全都被录取,而且任职的也全都是专职官吏里的高品阶位置。
    待收到任命文书后,这些权贵们对韩彻自是越发的满意起来。
    想到韩彻还什么礼都没有对他们收取,于是大家投桃报李之下,接下来凡是韩彻所负责的公务,发出的任命,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畅通,高效率的运转起来。
    于是自然而然的,就跟三娘曾担忧过的一样,有一些直官过来跟皇帝高密或是弹劾韩彻玩弄权术和结党营私。
    就连证据他们都准备的很充分,便是韩彻之前给那些权贵们所划出来的考题范围。
    结果这份证据送到皇帝跟前,皇帝面对眼前义愤填膺的大臣,听他在那里痛斥韩彻这种行为时,表情憋的甚是有些痛苦。
    等到对方好不容易停下来,皇帝还得好生的替韩彻去做安抚道:“这份考题范围给出去其实也并无大碍……”
    “圣上!”未曾料到皇帝居然会是这么一个态度,对方不由得急眼。使得他这会连臣子礼仪都顾不上了,声音一下子就尖锐了起来。
    意识到这话确实不能这么说后,皇帝赶紧改口:“韩爱卿办事方法或有不妥之处,然而这些事务他办理得却是非常不错。”
    说着,皇帝就赶紧让一旁的内侍,将桌上的一封文书拿去给对方看。
    这是从葛州发送过来的灾情文书,但却并非是向朝廷求救,而只是针对这次灾情做的一个呈报。
    原因就在韩彻一手操办下,所设立起来的新官僚结构。
    南方的松州和裕州遭遇了台风水患,而处于东北区域的葛州今年却遭逢了一场小旱灾,地里的粮食出现了歉收。
    这时候新成立的部门,底层的辅佐官和小吏们以最快的速度探查到天气上的问题,并且还对地里的具体收成,都做出了详细的预估报告呈给上级。
    上级,也就是那群来跟韩彻求官的权贵们的子嗣在做审查核对后,再去找其他产粮区互相传递报告,最后一并交于韩彻手中。
    于是就在葛州的百姓还没将地里的粮食收获之时,对于他们这地方的救助措施就已经制定好一系列的计划,并且还汇报给朝廷,准备开始实施了。
    最后也因为这份救助实施的超前时日许多,就使得葛州百姓原本将要面临的困境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被先一步遏制在了摇篮里。
    朝廷不仅减免了救灾的损失,像这种从盈余地调配物资到不足之地的举措,让两地的百姓都得到了好处。
    在这整个实施过程中,朝廷都不需要专门指派官员去负责,只需要在收到汇报后,直接发放政令下去就能进展的这么顺利。除了有韩彻之前改革常平仓和漕运的原因,也离不开跟底层的官吏善于听吩咐做事,还有上层官员有家世有关系网。
    然即便如此,对方仍然想就韩彻的行为再度弹劾。
    皇帝却并不打算再给他机会了。
    要知道,韩彻会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为着眼下这点,让皇帝动心的也不仅仅只这一点。
    注1:出自《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载:凡水旱虫霜为灾害,则有分数;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租、调,损七已上,课、役俱免。若桑、麻损尽者,各免调。若已役、已输者,听免其来年。
    第135章
    宠幸
    在未来即将到来的巨大利益面前,皇帝这时候是一定会保住韩彻的。
    知晓计划的皇帝心里也更清楚,到时候别说韩彻想结党营私什么的,只怕他这党别说是能结起来,极大可能遭受的还将会是不少官员的怨恨报复。
    再退一步来说,不管韩彻是多么的有才干有能力,单韩家只有他一人可用,皇帝也不怕掌控不住他。
    “陛下!”对方显然还不甘心。
    “此事朕心中有数,退下吧!”皇帝态度强硬了起来。
    很快,这消息也在朝臣之间私下里传开了。
    韩彻自柏州调任回京的这几年,官途可谓是平步青云。
    棉花种植推广和改革常平仓和漕运等举措,实施得也确实是利国利民良多。对地方相关官吏也未造成损失,原来的可操作空间虽被剥夺,但也能从其他地方找补。
    新的找补方式,还是对地方民生经济有一定好处的。
    之后他提议改革地方官吏考课,也是解决了朝廷原来制定的损免制度和官吏升迁考课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点。
    甚至是韩彻在松州和裕州救灾时,哪怕采取的并不是直接救济百姓,而是商业操作手段,难免遭人背地里诟病些许,但好歹两地灾患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救助。
    然这次不同,不管怎么说,韩彻的行径就是在玩弄权术,结党营私!
    韩彻如今还不是一般的职位,他手中掌握着的可是整个国家的吏治和财政。所以更让朝臣们心惊的是,面对一些臣子的弹劾,皇帝竟然宠幸韩彻到了如此的地步!
    一时之间,朝臣们对韩彻的态度便颇有些微妙。既有巴结讨好,也有心怀畏惧,或鄙夷不忿者。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齐五郎所在的衙门,如今也是上下都知晓韩彻这个官做得非常大,手里掌控的权力之多。还有皇帝对他是多么的宠幸,哪怕是被不少的臣子进行弹劾,皇帝都在全方位的袒护韩彻。
    齐五郎听闻这些消息时,心里不可谓是不慌乱的。这日,他连忙带着韩大娘和两个孩子,急匆匆的赶到韩家来。
    韩家最近都在忙三娘即将到来的婚事。
    肃王李泽年纪也不小了,他的婚事说起来,其实也是被之前的党派之争和朝廷财政严重匮乏耽误下来的。
    只是再如何的着急,皇室婚礼礼仪规制繁多。
    来之前,齐五郎害怕大娘太过担忧,也就还没有跟大娘说这些事。大娘在嘱咐两个孩子自己去玩后,就过去帮柳氏她们了。
    齐五郎就提出和韩彻去书房说话。
    “外头现在已经传言说之前的专职官吏考核,有不少的权贵都从你手上拿了考题,他们安排的人还得到了职位!”进去后,齐五郎也是满脸担忧的直接问了出来。
    “确实是安排过一些职位。”韩彻笑道,显然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
    “那……”齐五郎瞬间傻眼了。
    在公务上,如非必要,韩彻其实是很少会去跟家里人说的。更何况是这种给权贵的子嗣谋得官职的事。
    于是来之前,齐五郎从未想过这事会是真的。
    “姐夫可信得过我?”韩彻突然问道。
    “自是信得过的。”齐五郎忙道。
    且不说自家人相处了这么多年,秉性都深深了解。单只说韩彻若真要玩弄什么权术,巩固手中的权力,为何自家人从未做过提拔?
    要知道以韩彻如今的地位和权力,想要给韩家宗族里面提拔一些人做官,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尤其是在朝堂上,没有自己信得过且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助手一起扶持依靠,根基是不可能稳下来的。
    也因此这些年来,韩家那些族人背地里也有过传出来一些不满。
    在讲究家族利益为一体的时下,韩彻这么做其实是很不近人情,甚至会遭人诟病和谴责的。只是当初原身因站位旧太子,遭遇老皇帝流放发配时,韩家族人担忧被原身牵连,先对原身和柳氏他们做过了一些并不太好的事,这才没有多少底气敢当面谴责韩彻。
    齐五郎就又叹气道:“我只是担忧你。”
    最近京城的这些传言对韩彻可是大不利的,可以说韩彻已经站到了风口浪尖上,一个弄不好,跌下来就会是粉身碎骨。
    “姐夫勿要担忧。”韩彻就跟他说道:“纵使不为着自己,我也要为阿母她们做好万全的应对准备。”
    “虽是已经思虑周全,还是小心些好。”知晓韩彻早就做好筹划,齐五郎还是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嗯。”韩彻应道。
    事实上,这事并不是韩彻小心不小心的问题,而是他不得不去做。
    自穿越过来后,韩彻在最为偏远穷苦的安南和柏州任职过,也去过时下最为富庶的京城,北直隶以及江南区域。这期间,韩彻见到了太多时下百姓的艰难。
    若他没有这份能力也就罢了,明明有能力,更知晓该怎么去做,韩彻实在是做不到因为危险而选择视而不见。
    因着皇帝的这份宠幸,虽然朝堂上还是有些许对韩彻行为的诟病和非议,但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开始走向平息。
    不过相对应的,前来韩家摆放和送礼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像是给韩彻和四娘说亲的,那就更是数不胜数。
    但也无一例外,四娘那边可以相看择选,韩彻这边却全都做了推拒。
    大家主要看重的还是韩彻,毕竟在时人看来,女子终究属于外嫁。所以对于韩彻这种行为,一些被推拒的人家就难免有些不解和不满起来。
    “似他这般年纪,怎就还不急着娶妻生子?”
    “韩家就只他一人在这朝堂,一旦出事,无人可帮衬!莫不是,真当陛下能一直都这么宠幸他么?”
    就跟皇帝所想的一样,在这些朝臣的眼中,韩彻哪怕能力再如何的出众,官职做得再如何的高,孤家寡人一个,根基太不稳了。
    这时候,韩彻就更缺一门能与他起到相互扶持和依靠的好姻亲。
    当然,也有不少人看出了韩彻的打算。知晓韩彻一直不肯跟大家结亲,就是在为着打消皇帝对他的忌惮。
    不过打消皇帝那边忌惮也不跟他娶妻有关啊?
    纵使韩彻没法跟世家大族结亲,小门小户总还是没有关系的吧?
    “嘁,莫不是那韩彻有什么问题?”
    “还真有可能!这么多年,可没见着他身边有过女色。”
    外面的这些传闻议论,韩彻这边其实一点也不在意。
    至于柳氏她们难免会在意起来时,韩彻也及时的安抚了下去。对于韩彻来说,如今已经到了很要紧的筹备阶段。
    随着新部门的成立,毫不夸张的说,韩彻如今对于全国的物价变化,都能做到较为及时的掌控。各地区的常平仓种类也终于不再局限于粮食,进行了不少品类扩充。


新书推荐: 维纳斯与皮纳斯(现言h) 军阀大佬肏她上瘾(民国1v1h 强制) 劣性关系 in love 展翅(青梅竹马) 和前任他叔联姻后我怀崽了 我的宠物是鳄龟 [综漫] 五条老师推的孩子 豪门大佬养的崽会咬人 乖,就让你标记我 和哭包A结婚后